火星生存指南——论火星土豆种植技术

火星南部沙漠无人区,巨型风暴来袭,宇航员马克与队友失联,他被认为无法生还而被队友留在了火星。

 

马克被迫来到火星的航天基地,而所有食物可以维持一个月,等待下次火星任务而获救,需要四年时间。

 

马克找到了一包土豆,没错!就是这包土豆救了他的命。

 

 

天性乐观幽默的宇航员马克,曾经是个植物学家,开始在火星基地上种植土豆来维持生命。竟然撑了500多天,最后成功返回地球。

 

没错,这就是电影《火星救援》讲的故事。

 

尽管这是一部科幻电影,但人类“火星移民计划”早已提上日程,据统计全球已经有几万人报名“火星一号”移民计划,报名费高达10万美元。

 

 

假使你真的花费了高昂的门票来到了火星,记得带几颗土豆,关键时刻可能真的能为你续命。

 

小贴士

马铃薯俗称土豆,马铃薯的营养成分丰富而齐全,其丰富的维生素C(抗坏血酸)含量远远超过粮食作物;其较高的蛋白质、糖类含量又大大超过一般蔬菜。马铃薯营养齐全,结构合理,尤其是蛋白质分子结构与人体的基本一致,极易被人体吸收利用,其吸收利用率几乎高达100%。有营养学家研究指出:“每餐只吃马铃薯和全脂牛奶就可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元素”,可以说:“马铃薯是接近全价的营养食物。”

 

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马克的火星土豆种植教程:

① 搭好大棚,将火星土壤在基地的室内铺好;

② 将粪便混入,自制氮元素肥料;

③ 火箭燃料中分解出氢气,再混上氧气;

④ 从木质挂件削出很多木屑,弄出了火;

⑤ 点燃了混合气,终于得到了水。

 

综上,有了富含肥料的土壤,水,土豆切块作为种子,基础条件就具备了。马克的土豆也得以生长发芽。

 

当然,上述方法只适用于家庭手工作坊,实际的马铃薯种植要复杂的多。

 

 


 

马铃薯机械化种植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项新技术,通过农业机械可一次完成开沟、播种、起垄、覆土、镇压等多项作业。

 

机械化种植具有排种均匀,株距一致,出苗均匀等特点,大大提高种植质量,降低劳动强度。据调查,机械化种植马铃薯,成本可降低1/3。

 

目前,形成了以机械整地、机械化种植、田间管理、机械化收获技术为核心,中大马力拖拉机和配套种植收获机具为主体的马铃薯种植收获模式。

 

机械化播种:

① 机械复式作业,一次性完成起垄、施肥、播种;

② 播种深度符合要求,深浅一致,不重不漏;

③ 垄高、垄宽一致;

④ 播行直、行距一致,株距均匀。

 

田间管理:

① 中耕施肥和花期施肥培土;

② 追肥机各排肥口施肥量一致;

③ 追肥作业无明显伤根,伤苗率<3%;

④ 机械化高效植保除草。

 

机械收获:

① 轧秧割秧,将薯皮老化;

② 调整犁铲入土深浅,不伤薯,不丢薯;

③ 配套收获机,作业速度3~4km/h。

 


 

火星上能用木牛导航吗?

 

① 风沙大防护等级IP67;

② 温差大:-40℃~75℃温度范围;

③ 坡地多:惯性导航3D补偿;

④ 火星人不懂中文:简单、直观、高效,无说明书操作。

 

 

2019-07-11